快看:大力建设高标准“药田”推动禹州中药材产业高质量发展
(资料图)
河南经济报 记者 郭俊娟
3月30日,国家中药材产业技术体系岗位科学家、河南省农科院中药材团队负责人梁慧珍在禹州参加座谈会时建议,要分区建设高标准“药田”,推动中药材产业高质量发展,助力乡村振兴。
观摩范坡镇丹参标准化种植,考察火龙镇金银花基地,调研磨街乡禹白芷种子种苗培育,流连在磨街乡漫山连翘花开,陶醉在朱阁镇迷迭香迷人的香气中……当天,梁慧珍与许昌市农科院院长杨立军等专家前往禹州市调研中医药产业发展状况,禹州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孟占义陪同调研。
每到一地,梁慧珍一行都深入田间地头,实地察看中药材种植情况,与药材基地负责人进行深入交流,了解种植收入、生长状况及病、虫、草害防治情况,对当前种植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现场给出合理化的改进建议,赢得了中药材种植企业和当地农户的一致好评。调研组还参观了河南省华夏药材公司加工生产车间。
据禹州市中药标准化中心负责人郝占超介绍,禹州市是我国四大药都之一,中药材产业基础雄厚。近年来,禹州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中医药产业发展,围绕擦亮“华夏药都”名片、重塑“药香禹州”品牌,明确了“抓中间、带两头”的发展思路,努力打造百亿级中医药产业集群。
实地调研结束后,组织召开了调研座谈会,禹州市人大常委会主任、中医药健康产业转型发展工作专班组长刘璐参加了座谈。在听取了中药材种植户对种植情况的介绍、了解在种植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后,与会专家对症施治,分别给出解决方案。
在座谈会上,梁慧珍建议,依靠得天独厚中药材产业发展基础,禹州中药材生产要改变以出售原材料为主的现状,加快推进中药材的精深加工,延长产业链,促进整个产业的发展,进而带动经济发展,走出一条具有当地特色的产业富民道路;要因地制宜种植,大力推广绿色生态防控,注重中药材优良品种的选择,避免品种混杂,优先保证中药材质量;要建设特色基地,结合道地药材品种,分区建设高标准“药田”,推进林下生态种植,发展研学游项目。
刘璐在座谈会上表示,专家的讲话指出了禹州中药材生产中存在的问题,指明了产业发展的方向。下一步,禹州要加强“政产学研用”园区建设,推动中药材产业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