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 搜索
市场 >

世界快资讯:美国乳制品巨头迪恩食品破产倒闭的故事与启示

2023-04-04 17:20:32 面包芯语

先简单介绍一下迪恩食品这家公司

迪恩食品成立于1925年于1981年在纽交所上市在美国29个州拥有逾60家制造厂业务范围包括乳制品生产与销售冰淇淋果汁瓶装水新鲜有机产品分销等

根据荷兰合作银行发布的2019年度全球乳业20强榜单迪恩食品乳制品收入当年排名第11位紧随伊利(SH:600887)然而就在当年年末这家已经成立94年的乳制品公司却轰然倒下


(相关资料图)

要知道这种持续运营经过近百年的食品工业企业是经历过一战二战冷战管制等一系列重大事件仍能存活的公司却倒在了外部环境没有那么激烈的2019年这里面有很多故事确实非常值得思考

导致迪恩食品破产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我试着做一些简单的总结首先在原材料采购方面美国和我们不太相同

由于美国奶农协会DFA的强势及其他一些原因法律规定生鲜奶的采购是有最低收购价的也就是说乳制品生产企业在原料采购方面的溢价谈判能力很弱不能完全掌控对上游原材料的话语权

而在下游的销售和需求端也面临两个问题

1零售商过于强势

美国的线下零售商很多都有百年以上的运营历史比如沃尔玛好市多2015年开始这些大型零售商开始介入乳制品的生产

他们的策略就是在掌握强势渠道的基础上逼迫像迪恩食品这类乳制品公司成为他们的贴牌生产工厂即沃尔玛将乳制品的生产外包给迪恩然后贴上自己沃尔玛的牌子再低价销售给终端客户

迪恩面对强大的零售商没有话语权沦为代工厂那天起几乎就注定了企业最终走向灭亡

2需求下滑

美国是乳制品消费的大国国内也经常有很多乳制品行业的研报提到中国乳制品人均消费量相比欧美还有巨大差距仍然有很多提升空间云云

但人均消费量相对较低并不代表该产品的天花板还有很高因为人均消费量即可能上升也可能下降

与很多人想象不同的是实际上美国虽然是乳制品销售大国乳制品消费的渗透率很高约95%的美国家庭都会饮用液态奶但其人均牛奶的饮用量其实近40年是在一直下降的

数据显示1975年美国人均液态奶消费量为247磅2017年该数字减少至149磅40年时间美国人均液态奶消费量下降了近40%整个乳制品行业处境其实是越来越艰难的

人均牛奶消费量减少的原因是来自于在美国消费者中日益盛行的素食主义理念及大量乳制品替代品的出现说白了就是消费者口味的变化

上游没有溢价能力下游被零售商扼制再加上需求的逐年下降内外夹击之下迪恩食品其实从2012年开始就逐渐陷入颓势而在这样的一个时刻企业本身还犯了一个致命错误

2012年迪恩食品发布新的战略专注奶业剥离了当时旗下生产植物基饮品的公司白波食品专注于液态奶低温奶即所谓白奶的生产与销售

然而被剥离后的白波食品迅速成为美国最大的植物基乳制品及饮料生产商并于2016年被达能以近125亿美元招致麾下

2020年疫情肆虐大家知道美国家庭囤货量第一的饮料是什么么是燕麦奶迪恩食品就这样错失了最后一个翻盘的机会

这样一家百年食品工业企业最终倒闭原因一定是多方面的但上述几方面原因应该是其最终走向破产倒闭的关键因素

以迪恩食品为鉴我们把国内乳制品行业是否可能面临的这些问题做一个思考和评价相信可以进一步增强我们对这个行业未来发展的判断

首先在原材料采购方面我国并没有美国那样严苛的法律规定原奶采购必须有最低的收购价

虽然各个地方也许会在某些时期有一些行政命令或指导但总体来说乳制品企业面对上游牧场依然有比较强大的话语权伊利的原奶供给40%已经来自于自有牧场60%来自于外部采购其他乳制品企业也都在向上游进行布局毕竟好的奶源是有限的你没有就会被卡脖子

这可能就是行业内所称的得奶源者得天下的原因所在所以在上游采购方面我国乳制品生产企业面临的压力较小

销售渠道方面我们和美国更是有巨大不同我指零售渠道美国的零售行业经历了上百年的发展是从所谓的grocery杂货店---小型连锁便利店---大型零售商---电子商务的发展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沃尔玛这样的大型零售商发展经营了上百年时间消费者早已形成路径依赖我们知道十几年前美国典型的中产家庭生活周末都要全家一起开车去沃尔玛购物采购一周的家庭生活物资

这使得沃尔玛好市多等大型零售商几乎可以说占据了消费者心智形成了所谓零售商的品牌这使得他们面对供货商时都异常强势

亚马逊的发展和崛起也不过是最近10年的事反观我国我们的零售渠道的发展和欧美甚至近邻日本都不同我们的零售产业几乎是从小卖部直接就跨到了电子商务根本没有给大型线下零售商培育消费者习惯的机会和时间

典型的例子就是物美永辉等超市的日益衰败和与之相反蓬勃发展的猫系电商狗系电商多多电商

这是我国零售行业独有的特点所以我们的电子商务零售商追求的是什么是品牌么不是是效率是履约能力

你在淘宝下单第二天才收到货我京东就要做到你上午下单下午我就把货送到你的手上

他们不会想着自己去生产牛奶袜子铅笔他们追求的不是品牌而不是效率绝不会出现沃尔玛那样把生产外包然后贴牌销售的行为你会在京东上买京东牌牛奶

这是有本质区别的所以零售强势的风险大概率也不会发生在乳制品行业身上

需求是一个复杂的问题最近一段时间大家讨论最多的是中国出生人口下降会导致乳品企业销售天花板的出现

实际上人口减少和乳品销售量之间不是简单的线性关系否则就无法解释为什么我国出生人口从2017年就开始逐年下降而乳制品全行业销售收入这些年都在逐年增长并且在2020年还实现了全行业跨台阶似的增长

乳制品销量的天花板来自于饮用奶人口的增减以及消费者口味的变化这才是决定快消品量的核心不是简单的人口多了还是少了

所以实际上迪恩破产给我们启发最大的就是这一条没有紧跟消费者需求的变化

回头看来迪恩无法改变上游采购的最低价也无法和沃尔玛掀桌子但在他自己能把控的战略上犯了致命的错误即剥离了白波食品专注奶业

我曾经多次谈过卖奶是不赚钱的液态奶是一个很差的生意你越专注在这个上面越专注在所谓白奶尤其低温鲜奶上面实际上就离死越来越近

迪恩食品破产前一年的2018年大家知道什么费用最高么是运输费用运输费用当年的金额是迪恩食品成立以来90多年的单年最高值

为什么会有这么高的运输费用呢因为低温鲜奶需要全程冷链运输因为低温鲜奶只有7天的保质期你必须最快的最冷的运送到终端并且7天一次然后祈祷你的经销商和终端零售商能够7天内就把产品卖出去做你的经销商得多痛苦

国内一众的所谓专注于白奶专注于低温鲜奶的公司三元光明燕塘已经用多年惨淡的业绩告诉了我们现实十分骨干消费者并不会因为低温鲜奶的所谓口感更好营业价值更高就愿意付出很高的溢价

反观雀巢这家被伊利视为对标对象的企业屹立数百年不倒凭的是什么呢与迪恩食品越来越高的运输费用相比雀巢的费用中研发费用是越来越多的

2022年雀巢推出了多少个新品呢全年研发1500个sku单位的新品并且各个新品几乎都在一夜之间就可以铺货到最终端的零售商这才是这家公司长久生存下来并且越来越兴旺的原因所在

加入阿尔法工场投资者交流社群 | 添加微信:dlfxs2